盆腔炎的五种饮食调理法
- 2012/2/29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苦菜莱菔汤组成:苦菜10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5克,青萝卜200克切片。用法:上四味共煎煮,去药后吃萝卜喝汤。每日1剂。功效:清热解毒主治:盆腔炎,属湿热瘀毒型,发热,下腹胀痛,小腹两侧疼痛拒按,带下色黄量多,舌质红、苔黄,脉滑数。附注:金银花对多种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以及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银花冬瓜仁蜜汤组成:冬瓜籽仁20克,金银花20克,黄连...
苦菜莱菔汤
组成:苦菜10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5克,青萝卜200克切片。
用法:上四味共煎煮,去药后吃萝卜喝汤。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盆腔炎小知识:盆腔炎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请医生来做相关的介绍。女性下腹胀痛是盆腔炎吗?妇科医生介绍,下腹胀痛多是由于盆腔炎激起的。盆腔炎以下腹胀痛或少腹痛苦哀思拒按或坠胀,引及腰骶,或伴发烧,白带增多等为首要暗示的妇科疾病。这类盆腔炎激起的下腹胀痛,经过B超检查会显示盆腔内有渗出或炎性包块。女性下腹胀痛是盆腔炎吗?——盆腔炎的症状:一、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的全身症状多不较着,有时可有低热,易感委靡。病程时间较长,部门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2、急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烧,下腹痛苦哀思拒按,白带量多,呈脓性。可伴乏力,腰痛,月经失调。病情严重者为可见高热、寒噤、头痛、食欲不振。若有腹膜炎则显现恶心、吐逆、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若有脓肿组成,位于前方可显现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位于后方可显现直肠刺激症状,如里急后重、肛门坠胀、腹泻和排便坚苦等。女性下腹胀痛是盆腔炎吗?妇科专讲到...,属湿热瘀毒型,发热,下腹胀痛,小腹两侧疼痛 拒按,带下色黄量多,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附注:金银花对多种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以及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银花冬瓜仁蜜汤
组成:冬瓜籽仁20克,金银花20克,黄连2克,蜂蜜50克。
用法:先煎金银花,去渣取汁,用药汁煎冬瓜籽仁15分钟后人黄连、蜂蜜即可。每日l剂,连服1周。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盆腔炎,属湿热瘀毒型,下腹及小腹两侧疼痛,拒按,微发热,自汗,带下色黄量多,舌红苔黄
桃仁饼
组成:桃仁20克,面粉200克,麻油30克。
用法:桃仁研成极细粉与面粉充分拌均,加沸水l00毫升揉透后冷却,擀成长方形薄皮子,涂上麻油,卷成圆筒形,用刀切成每段30克,擀成圆饼,在平底锅上烤熟即可。早晚餐随意服食,每日 数次,每次2块,温开水送服。
功效:理气活血,散瘀止痛。
主治:盆腔炎,属气滞血瘀型,下腹部及小腹两侧疼痛如针刺,腰骶疼痛,舌有紫气,脉细弦。
皮红花茶
组成:青皮10克,红花10克。
用法:青皮晾干后切成丝,与红花同入沙锅,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取汁即成。当茶频频饮用,或早晚2次分服。
功效:理气活血。
主治:盆腔炎,属气滞血瘀型,下腹部及小腹两侧疼痛如针刺,腰骶酸痛,舌有紫气,脉弦。
荔枝核蜜饮
组成:荔枝核30克,蜂蜜20克。
用法:荔枝核敲碎后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趁温热调入蜂蜜,拌和均匀,即可。早晚2次分服。
功效:理气,利湿,止痛。
主治:各类慢性盆腔炎小知识:盆腔炎的风险性。慢性盆腔炎可以使输卵管内层黏膜因炎症粘连,使管腔变窄或闭锁。这样,使卵子、精子或受精卵的通行发生障碍,致使不孕。严重的盆腔炎可舒展至盆腔腹膜、子宫等组织,最终致使这些器官组织普遍粘连。手术可解决炎症自己的粘连,通水可以恢复输卵管的功能。但即使这样治疗依然不克不及完全根绝宫外孕,良多人仍是会再次发生宫外孕的环境。由于炎症已经破坏了输卵管的黏膜,使得原本柔软、滑腻的内膜粘连,输卵管失正常的心理性能。慢性盆腔炎致使不孕40岁的张姑娘事业有成后,究竟结果斟酌要生个心爱的baby。可不管他们夫妻如何努力,始终没有怀孕的迹象。到医院检查,原来张姑娘因患上慢性盆腔炎,迁延不愈,已经造成不孕。盆腔内有了宫、输卵管、卵巢等生殖器官,盆腔的炎症直接影响到子宫、输卵管的功能。尤其是输卵管的功能,慢性盆腔炎会致使输卵管的僵化或阻塞,使其不克不及输运精子与受精卵而无法怀孕,从而致使不孕。
如何预防与调剂
对于...,下腹及小腹两侧疼痛,不舒,心情抑郁,带下量多。
1.取大蒜泥外敷下腹部,每日1~2次(如皮肤起泡则暂停)。
2.甘遂末120克,麝香0.1克,连同细面粉加蜜调成糊,分成4份,每日1份,涂敷下腹部。
3.鲜活蒲公英250克,捣烂如泥,外敷下腹部,每日1~2次。
4.皂角刺30克、大枣10枚,同煎半小时以上,弃渣取药液300~400毫升,加粳米30克煮成粥状,分2次服。
5.将石蜡熔化后装入28x21厘米的两橡皮袋内,或将石蜡装入袋内再行熔化,蜡液占袋装容积的1/3左右,温度在60℃~70℃左右,置于患者下腹部或腰骶部,每次治疗30分钟。15次为一疗程。
责任编辑:liuwei    本文来源:http://fk.ewsos.com/wyy/pqy/20120229/535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