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妇科保健 > 孕产疾病 > 难产

小儿肥胖的六大危害 怎么预防宝宝长得过胖

医网摘要: 孩子胖胖的虽然看起来很可爱,但过度肥胖很容易引起健康问题。那么,该如何预防小儿肥胖呢?保证蛋白质的供应我们身体组织的修复和大脑的发育都是依赖蛋白质的,所以无论宝宝胖瘦,食谱中的蛋白质的量都是千万不能减少。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鱼,瘦肉

孩子胖胖的虽然看起来很可爱,但过度肥胖很容易引起健康问题。那么,该如何预防小儿肥胖呢?

保证蛋白质的供应

我们身体组织的修复和大脑的发育都是依赖蛋白质的,所以无论宝宝胖瘦,食谱中的蛋白质的量都是千万不能减少。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鱼,瘦肉,鸡肉,豆制品等等。

一般来说对于一到两岁的宝宝来说,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质为三十五到四十克。所以宝宝每天只要进食四百科到五百毫升奶制品,一个鸡蛋,三十克的瘦肉就可了。为了让食物不会单一,爸爸妈妈可以轮换着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安排进宝宝的食谱当中。

少吃高热量的食物

众所周知,高热量的食物是最容易导致肥胖,所以对于已经超重的宝宝来说,爸爸妈妈们要在宝宝的食谱中减少高热量的食物的次数,可以多给宝宝多吃一些粥,汤面,蔬菜等占体积的食物。

如果有给宝宝吃自制饺子或者是馅饼的话,那么在做的时候要多放才少放肉,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并且最好是要做到皮薄馅大,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限制零食

零食虽然能更好的满足宝宝身体对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但是毕竟只是孩子获得营养的一条次要的渠道。

所以家长还是有必要是要限制孩子吃零食的量的,尤其是对于吃得太多的宝宝们来说。超重的宝宝要减少挑食,不吃巧克力,不喝含糖的饮料,冰激凌也要少吃。

多运动

不爱运动的宝宝更容易发胖,所以爸爸妈妈要鼓励宝宝多运动,有空闲的时候可以带着宝宝多做一些活动量大的游戏,能量消耗多了,新城代谢快了。

肥胖是现在很多小孩共同出现的情况,到底小儿肥胖会有哪些危害呢?

一、呼吸道疾病

肥胖的孩子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重度肥胖的孩子,由于胸腹部、咽部脂肪增多,妨碍正常的呼吸,容易造成缺氧,一旦患呼吸道疾病,往往不容易治愈,甚至会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心肺功能降低

胖孩子的运动能力一般比较差,有时被家长、老师看作是“懒”,其实这已是心肺功能降低的表现。在年龄、身高相同的情况下,胖孩子的体重比瘦孩子重,那么心肺就要增加循环和呼吸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这相当于心肺增加了负担。肥胖程度越重,心肺的负担越重,心肺长期超负荷工作必然会导致功能的下降。肥胖导致的心肺功能降低在开始是可逆的。如果肥胖被控制,心肺功能会恢复正常。如果肥胖状况持续下去,将会出现心室肥大等器官突发性质病变,就无法恢复正常了。

三、高血压、高血脂

肥胖儿童大多数血压偏高,而且越胖血压越高。此外肥胖儿童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的浓度比较高。这种状况长期下去,很容易患高血压和冠心病。

四、血糖升高

肥胖的孩子血糖比正常高,糖耐量试验也出现异常改变,这些都为将来患糖尿病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五、肥胖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肥胖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比身体上的伤害打击更大、更持久,将影响肥胖儿童个性、气质和性格的形成,甚至影响将来的升学、就业和生活。

六、其它

肥胖儿童如果肥胖的状况持续到成年,容易患胆结石、骨关节病、皮肤病、静脉曲张、痛风、癌症等疾病。


家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并不是孩子看起来胖乎乎的可爱,胖点好,有时太胖反而并不是一种好现象,那么,怎么做才能预防小儿肥胖症呢?详细>>


小儿肥胖已经不是少见的了,当今社会肥胖儿是越来越多了,很多人对肥胖儿童也很关注,那么预防小儿肥胖的方法是什么呢?详细>>


小儿肥胖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了,肥胖的小儿是越来越多。我们常说肥胖乃万病之源,肥胖不仅影响美观,影响日常的行动,最关键的是会影响到幼儿的……详细>>


如今小儿肥胖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看来,现在的小孩运动量严重的缺乏,进食过多、营养过剩等现在都是普遍现象。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小儿肥……详细>>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身边的“小胖墩儿”越来越多,生活中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小儿肥胖的呢?详细>>


孙晓非主任医师[咨询医生]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儿童肿瘤科

擅长: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的化疗,包括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脑瘤、肾母细胞瘤、骨和软组织肉瘤、尤...详细>>


肖昕主任医师[咨询医生]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儿科

擅长:新生儿疾病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工作,在国内较早开展新生儿重症监护、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机械通气、新生...详细>>


肖达民主任医师[咨询医生]

广州市中医医院 儿科

擅长:擅长运用中医理法方药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及泌尿、肝胆、心血管等系统疑难杂症,特别是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详细>>


责任编辑:邓燕珍    本文来源:http://fk.ewsos.com/ycjb/nc/20160620/1357988.html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医网首页 | 就医指南 | 疾病大全 | 女性健康 | 男性健康 | 健康图库 | 母婴保健 | 健康新闻 | 两性保健 | 老人健康 | 专家问答 | 防辐射 | 生男生女 | 妊娠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