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乳房 女性绝经期乳房的变化
- 2012/2/12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女性绝经期到来意味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绝经是卵巢功能衰退的一种表现,女性一般在50岁左右进入绝经期。女性绝经期到来意味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绝经是卵巢功能衰退的一种表现,女性一般在50岁左右进入绝经期。由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明显减少,乳房缺乏雌性激素的刺激而逐渐萎缩,腺体逐渐退化,被脂肪组织所代替。这种变化首先发生于乳腺小叶和腺泡,组织学上表现为:乳腺小叶不整、缩小,数目减少,...
女性绝经期到来意味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绝经是卵巢功能衰退的一种表现,女性一般在50岁左右进入绝经期。
女性绝经期到来意味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绝经是卵巢功能衰退的一种表现,女性一般在50岁左右进入绝经期。
由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明显减少,乳房缺乏雌性激素的刺激而逐渐萎缩,腺体逐渐退化,被脂肪组织所代替。这种变化首先发生于乳腺小叶和腺泡,组织学上表现为:乳腺小叶不整、缩小,数目减少,继而腺末房及小导管萎缩,上皮细胞减少以致消失,管腔狭窄,间质纤维化、胶原化。
有时也有些导管反而扩张,形成囊肿。绝经后的老年乳腺则已基本无乳腺小叶或仅残留少许小叶,小乳管及小血管可消失,间质硬化。
基于以上原因及由此而发生的一系列组织学变化,绝经期女性一般会出现乳房体积变小;也有些较肥胖的女性,乳房体积反而增大,但这并不是乳房仍在发育的缘故,而是腺体被脂肪组织所代替的结果。有些女性由于导管扩张形成囊肿,或由于残留的乳腺与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夹杂在一起,可表现为不规则的乳房结节。绝经后数年的老年女性,乳房则一般体积变小、松软下垂,皮肤皱襞增加。
由于乳腺癌小知识:乳腺癌
此病易频频发作,一时溃烂一时又可能痊愈,进而可组成经久不愈的瘘管。由于其病发隐匿且频频发作,诊断坚苦年夜,尤其难以与乳腺恶性肿块区分。如治疗不妥,此病甚至可能持久不愈。
临床上,很多患者患有非哺乳期乳腺炎后竟被医生诊断为乳腺癌,有的甚至蒙受“肿瘤切除手术”的待遇。两者内部触摸都可能摸到肿块,它分歧于一般炎症的“红热肿痛”四年夜特征,虽然伴有痛苦哀思,但却不会显现皮肤变红,这也是它迷惑人们认为不是炎症是肿瘤的一年夜身分。3.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发缘由难肯定
今朝,这类病的病原诊断一直不年夜白,但可能与以下身分有关:
(1)乳腺导管扩张
在正常状态下,仅仅是人体乳腺导管启齿处笼盖鳞状上皮,若是导管扩张,鳞状上皮甚至可能笼盖导管内壁,其角化碎屑和脂质排泄物阻塞管腔从而刺激管壁发生炎症反映。
(2)乳头内陷或畸形
因导管启齿的异常、狭长或扩张,继发炎症感染。
此外,内伤性脂肪坏死也是缘由之一...发病率有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故绝经前后的女性应对自己乳房的细微变化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生乳腺癌,能否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乳腺癌
小知识:乳腺癌的分歧,乳腺癌早期不典型,若是仅凭临床检查很容易误诊为乳腺增生症。2.乳腺囊性增生病
好发于40岁前后的妇女,以乳腺腺体增生和结节为主,部门可以发生癌变。年夜约10%—25%合并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也有棕色,少数为血性,一般医生对乳头溢液都比力正视,做病理检查是进一步诊断的好法子。X线片见巨细不等的圆形、椭圆形阴影,密度平均,囊肿年夜者暗示为球形透光区,有完整包膜。本病必需经病理诊断才能确诊,对其中活跃增生的乳头状瘤病和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尤其警戒,癌变机遇较年夜,需要时做病变区域活检。3.乳腺纤维腺瘤
是最多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因肿瘤质地较硬,最易与乳腺癌夹杂。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多为偶然发现,肿块1.0—2.0厘米,圆形或椭圆形,特征是鸿沟清晰、暗示滑腻,勾当度好,与皮肤无粘连,成长迟缓。X线片可见类圆形肿块,边缘滑腻,可呈分叶状,部门腺癌可发生钙化,与乳腺癌分歧的是,腺瘤的...预后好坏的关键。而此时,因绝经前后激素水平的较大变化,必然带来乳房的相应变化(如上所述),那么,区别哪些是正常的生理变化、哪些是可能的病理改变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般来讲,对突然出现的明显异常的感觉,或乳房体积、形态的改变,或乳头出水等情况,应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已绝经数年的老年女性,乳房已“平静”多时,突然又出现了新的改变(哪怕是极轻微的),应立即到医生处就诊,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其他文章阅读 宫颈黏膜炎的常见症状是甚么?宫颈粘膜炎是一种易被女性疏忽的疾病,由于它的强隐蔽性不容易被年夜师发现。其实宫颈粘膜炎一般而言,单纯患上不会对安康组成太年夜的要挟。但往往由于宫颈粘膜炎所致的白带增多、腰痛、下腹坠胀等症状会影响人的豪情。宫颈黏膜炎的常见症状:1、白带增多由于病原体、炎症的规模及水平分歧,白带的量、性质、颜色及气味也分歧,可呈乳白色粘液状,有时呈淡黄色脓性,伴有瘜肉组成时易有血性白带或性生活,......
责任编辑:liuwei    本文来源:http://fk.ewsos.com/yxjb/rxzs/20120212/518037.html